当年去,不信别离长。
红叶树头红泪落,绿鬓枕上倚云香。
一刻几回肠。
江头忆,五日住金山。
竞渡锦标夸水戏,满城红袖泊船湾。
归去落珠环。
望江南 秋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江南 秋怀》——殷恕的诗韵
元代,一位名叫殷恕的诗人用他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秋天的画卷。他的作品《望江南·秋怀》不仅展现了他对秋天景色的热爱,还透露出一种对人生和宇宙奥秘深沉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独树一帜。
在《望江南·秋怀》中,诗人以简洁而充满力量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丰富景象。红蓼白苹、江岸阔阔、淡烟疏柳、月华清清,这些细腻的描写如同一副流动的水墨画,生动地捕捉了秋天的气息。西风落叶,则是自然之美与季节更迭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慨。
《望江南·秋怀》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它的外在描绘。殷恕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精细刻画,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红蓼白苹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而淡烟疏柳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西风落叶既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喻着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使得这首诗成为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扇窗。
在《望江南·秋怀》中,殷恕还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增强了诗歌的内涵。比如“神功载展”暗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彝樽斯满”则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象征性的表达,使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历史兴衰的反思。
《望江南·秋怀》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更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历史的独到见解。对于喜爱文学和探索人生真谛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