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痕频皱。
不似东风旧。
欺尽孤眠寒更透。
生得腰肢元瘦。
梨花静掩长门。
寻常过几黄昏。
魂向当初销尽,如何又说销魂。
清平乐 其一 闺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平乐·其一 闺词》是清代文学家林修竹创作的一首词。林修竹(1884-1948),字茂泉,出生于掖县,是一位实业教育家。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美景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其中《清平乐·其一 闺词》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清平乐·其一 闺词》的原文如下:
春深几许。
花满丁香树。
万缕柔情无处诉。
又恐被流莺妒。
韶光恣意流连。
楼前柳色缠绵。
沈醉东风小院,闲庭静挂鞦韆。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细腻感受和对爱情的深刻思考。首句“春深几许”便奠定了整首词抒情的主题,紧接着“花满丁香树”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浪漫的春天场景中。
词中的“万缕柔情无处诉”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纠结和无法言说的苦闷。而“又恐被流莺妒”则是词人担心自己的真情流露会被旁人嫉妒,这既反映了词人对情感纯洁性的维护,也揭示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情感自由的压抑。
结尾两句“韶光恣意流连。楼前柳色缠绵。沈醉东风小院,闲庭静挂鞦韆”,则将读者的视角拉回到现实中,通过描绘楼前的柳树、小院以及悬挂在庭院的鞦韆,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中会有挫折和不顺,但只要心中有爱,生活依然美好。
《清平乐·其一 闺词》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