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遇雨》是清代张鹏翮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秋日古北口遇雨时的独特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宇宽,自号信阳子。生于四川省遂宁县,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早年颖异非凡,成年后多次中举,最终成为康熙年间的重要官员。
- 文学成就:张鹏翮不仅在政界有卓越的成就,其文学造诣也极为深厚。他的诗歌多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其中《古北口遇雨》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 诗作原文
- 原文节选:《古北口遇雨》原文如下:“斜风细雨日相催,黍穗荍花眼暂开。万里秋声天外意,断桥流水石边苔。”这些诗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斜风细雨之中古北口的景象,黍穗和荍花随风摇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同时,秋风中的秋声似乎穿越了天际,给人以无限遐想。
- 诗作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到理解。诗中的“断桥流水石边苔”不仅是对景象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表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创作背景
- 时间地点:此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的秋季,当时张鹏翮任刑部主事。他在任职期间曾参与治理黄河等重大水利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心境感悟:在古北口的秋天遇到细雨,诗人可能感受到了一种时光流转、岁月更替的感慨。《古北口遇雨》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经历的一种抒发。
-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古北口遇雨》中“黍穗荍花眼暂开”的意象,通过视觉上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万里秋声天外意”,则通过听觉上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远的空间感和时间感。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
- 韵律和谐:五言绝句的形式使得诗歌的韵律更加和谐,易于吟诵,便于读者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古北口遇雨》作为一首反映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佳作,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才能,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深入理解这首古诗,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