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食苦水驿

戍程经月饭沙砾,岂有菜把供园官。
苦苣马齿等星凤,小人伤害姑勿论。
苦水驿舍置□顿,青青有色充朝餐。
此中何用较名实,到眼尽作嘉蔬观。
杜陵赋诗寓意耳,客居讵识累臣艰。
眉山海外饱烟瘴,元修美植劳追叹。
戈壁风光万物槁,得见林木皆琅玕。
蔓青遗种杂苜蓿,紫芝枯构商南山。
秋莼春韭漫复道,食鲑今日良独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就食苦水驿》是张荫桓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戍边士兵在艰苦环境中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他们面对艰难环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就食苦水驿》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张荫桓。作为晚清时期的文人,张荫桓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著称,其作品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及文人的思想情感。
  2. 诗歌原文与赏析:该诗通过“戍程经月饭沙砾,岂有菜把供园官”等句子传达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尽管条件艰苦,但诗中的“苦苣马齿等星凤,小人伤害姑勿论”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在逆境中寻找生活的美与价值。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苦水驿舍的描述(“苦水驿舍置顿,青青有色充朝餐”),展现了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的美好与对士兵的关怀。
  3. 文化与社会影响:在张荫桓的笔下,《就食苦水驿》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反映了文人对于国家、人民以及自身责任的思考。这首诗体现了文人在逆境中的韧性和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就食苦水驿》不仅是张荫桓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体会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责任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