挝鼓一通多逸气。
老年白相坐当中。
四围弦索清歌绕,争和祢衡白发翁。
吴门竹枝词二十首 其十八
介绍
《吴门竹枝词二十首·其十八》是清朝诗人张英所创作的一首描绘吴门风情的诗歌。张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通过对吴门地区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和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探讨《吴门竹枝词二十首·其十八》:
作品背景:张英的这首诗选自《吴门竹枝词二十首》,这是一组描绘吴门(现苏州)地区风情的诗作。这些诗作不仅展示了当地的自然美景,还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其中,“挝鼓一通多逸气,老年白相坐当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当地老年人在节日或聚会时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生活气息。
文学价值:在文学价值方面,张英的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吴门地区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四围弦索清歌绕,争和祢衡白发翁”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当地的音乐文化,还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名人祢衡和当下的场景,体现了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生活的交融。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巧妙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味。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张英的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形式,如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特别是押青韵的运用,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使读者能够在朗诵中感受到诗中的韵律之美。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张英的这首诗不仅是对吴门地区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的描述,更是对当地社会风貌的一种反映。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风俗习惯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这种文化的展现,对于研究地方史、民俗学乃至于中国文学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影响与评价:在文学史上,张英的这首诗因其独特的风格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历代学者对其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清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同时,这首诗也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吴门地区文化的重要资料,其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地域界限,成为中国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吴门竹枝词二十首·其十八》作为清朝诗人张英的代表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吴门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而且通过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展示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和深度。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从文化意义上来看,这首诗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欣赏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