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十数株中置一石台

日暮倚修廊,徘徊桂花侧。
金英灿奇葩,氤氲香雾塞。
贞干挺劲姿,碧叶净如拭。
天地惜秋光,畀此好颜色。
余亦淡荡人,清欢澹无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桂花十数株中置一石台”是一首清代的诗,作者是张英。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桂花的美丽景色,也蕴含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下面将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张英(1637年—1708年),字敦复,江苏桐城人,清朝大臣、学者,康熙进士,曾任南书房首席、工部尚书等职,并曾参与《国史》、《一统志》等重要文献的编纂。他不仅是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2. 作品原文
    日暮倚修廊,徘徊桂花侧。
    金英灿奇葩,氤氲香雾塞。
    贞干挺劲姿,碧叶净如拭。
    天地惜秋光,畀此好颜色。
    余亦淡荡人,清欢澹无极。

  3. 赏析:《桂花十数株中置一石台》这首诗通过精细的笔触,展现了桂花在夕阳下的美态以及与修廊相伴时的静谧氛围。诗中的“金英灿奇葩”,形象地描述了桂花的花朵色彩鲜艳,如同璀璨的星星一般;“氤氲香雾塞”,则生动地表达了桂花散发出的浓郁香气,仿佛云雾缭绕,令人陶醉。而“贞干挺劲姿,碧叶净如拭”则进一步描绘了桂花树干坚韧挺拔的姿态和绿油油的叶片宛如明镜般光洁。最后一句“天地惜秋光,畀此好颜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珍惜。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传递了一种超脱物欲、享受自然之美的人生态度。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张英不仅在诗歌技巧上达到了高度的成就,而且在表达情感上也有着深邃的内涵。

张英的《桂花十数株中置一石台》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桂花的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作品。它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对于爱好文学和自然美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