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四时词 其一

初试春衣白苎裁,岩扉从此昼常开。
轻烟轻雨笼芳树,新柳新莺发旧醅。
草閤日长帘影静,杏花时节燕双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居四时词 其一”是明代文人陈恭尹的代表作,其内容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关于此作品的介绍:

  1. 创作背景:陈恭尹(1570年—1626年),字伯敬,号一斋,广东顺德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思想家。他一生经历多次社会变革,目睹了明朝的衰落和清朝的崛起,因此其作品充满了深刻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在《闲居四时词》中,陈恭尹以四首词来表达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2. 艺术特色:陈恭尹的词风豪放而不失细腻,他的词作广泛涉及自然景观、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作者的文学修养和思想深度。在这首《闲居四时词》中,他以季节变换为线索,通过对春花秋月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
  3. 思想内涵:陈恭尹在其词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他在词中写道,“霜叶不亲树,寒花多苦枝”,这不仅仅是对季节变换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境遇的象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悲观,“莫作将来计,人生未可知”揭示了他对现实和未来的担忧。

陈恭尹的《闲居四时词 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明代末期文人的心声和时代的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