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韦广庵

昔闻王摩诘,晚岁耽清修。
琴床间茶灶,恬旷与天游。
鸠兹有伟人,今古遥唱酬。
启事重山简,脱屣归林丘。
秉心自高洁,澹荡师虚舟。
挥手谢尘滓,道业期千秋。
眠食常一龛,弥勒居上头。
我友岑仪部,精义同探搜。
江流渺无际,高怀谁与俦。
天门望牛渚,石色上层楼。
何时蹑芳躅,偕玩春江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韦广庵》是清代诗人张英的一首诗作。以下是对该诗的分析: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张英,字敦复,号乐圃,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历任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是一位文学家,也是清朝的一位重要大臣。
  • 创作时间:这首诗写于康熙年间,具体创作时间为不详,可能是晚年的作品。
  1. 作品原文:昔闻王摩诘,晚岁耽清修。琴床间茶灶,恬旷与天游。鸠兹有伟人,今古遥唱酬。启事重山简,脱屣归林丘。秉心自高洁,澹荡师虚舟。挥手谢尘滓,道业期千秋。眠食常一龛,弥勒居上头。

  2. 作品解析

  • 主题思想:《寄韦广庵》表达了诗人对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诗中通过描述王维晚年的生活,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态度。
  • 艺术手法:张英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诗歌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整首诗富有意境和哲理。特别是“启事重山简”一句,暗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和不易,而“脱屣归林丘”则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愿望。
  • 语言风格:张英的语言简洁明了,但不失韵味和深度。他的诗句流畅自然,易于理解,同时也充满了诗意。
  1. 作品评价
  • 历史地位:《寄韦广庵》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风貌。
  • 后世影响:此诗在后世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和研究,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清代文人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作。

《寄韦广庵》不仅是张英个人的抒情之作,也是其个人品格和时代背景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