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岁植芙蓉,娉婷泣秋露。
松际亘花城,一抹霞光曙。
下临清浅波,盈盈娇欲语。
有客问衡门,只在花深处。
芙蓉岛十二咏 其二 芙蓉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芙蓉岛十二咏·其二·芙蓉畔》是一首描绘芙蓉岛美景的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诗歌原文:《芙蓉岛十二咏·其二·芙蓉畔》原文如下,“水绕回塘晚色荒,褰衣人在水中央。相思道远空零落,斜倚蒹葭一夜霜。”
作者介绍:《芙蓉岛十二咏·其二·芙蓉畔》的作者是张英,字南湖,号南云山人,清朝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优美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芙蓉岛的美景。首句“水绕回塘晚色荒”描绘了夕阳下,水面环绕的回塘显得空旷而宁静。次句“褰衣人在水中央”,则通过人物的活动,展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第三句“相思道远空零落”,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深远和孤独。最后一句“斜倚蒹葭一夜霜”,则通过蒹葭的坚韧和霜的冷清,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秋意和凄凉之感。
艺术特色:作为清代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其语言简练,意境悠远,既有山水的雄浑,又有花草的细腻,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风格。
文化背景:芙蓉岛位于中国的某地区,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典型的江南水乡的代表之一。诗中的“芙蓉畔”指的是芙蓉岛上的一处景致,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张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以下相关方面:
- 张英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及他如何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
- 分析《芙蓉岛十二咏·其二·芙蓉畔》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 探讨这首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及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
- 考察该诗在现代的流传和影响,尤其是在文化旅游和文学欣赏方面的应用。
《芙蓉岛十二咏·其二·芙蓉畔》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