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六侄廷莹还桐城

平生爱诵东坡句,犀角丰盈美迟适。
七年骥子不相见,来值予方在琐闼。
入门急唤问平安,抚视摩挲烛再跋。
惠中秀外敏且愿,世路人情皆朗豁。
土锉与我对床眠,絮问江乡夜常聒。
长夏扈从来郊坰,携尔同行探古栝。
从来鱼稻饱甘鲜,强同阿叔餐粗粝。
千端万绪在名场,识破天倪缘宦达。
譬彼蓼虫生芥畦,难向岩蜂语辛辣。
尔翁林壑自俯仰,老我东西苦涂抹。
会当奋翮学冥鸿,蚤晚朝衫应可脱。
隔墙花气共霏霏,比屋池流同活活。
弟兄老矣皆霜髯,里巷过从任裋褐。
惟应对客称好好,毋事向空书咄咄。
送尔先逐秋风还,东渡黄河经木末。
尔翁相望秋月圆,桂英满地香堪掇。
予且飞章许猿鹤,相违莫诉江天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欣赏与人物传记

《送六侄廷莹还桐城》是一首出自明朝诗人王汝玉的诗作。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侄子归乡的情感,以及对他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中,王汝玉描绘了他对侄子的深切关怀和美好期待。他用”相逢不计别来年,君鬓如蓬我皓然”表达自己对侄子归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用”亲友凋零知几在,江湖飘荡喜俱全”来抒发自己对侄子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理解和鼓励。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它不仅展示了王汝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厚感情。

《送六侄廷莹还桐城》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生动的人物传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王汝玉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对待家人和朋友的态度。

这首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