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哀诗 其六 夏编修沅

京华对衡宇,好友如君稀。
君如宝在璞,山岳含其辉。
骨重复神寒,温密无缄机。
摛辞尚典要,书卷堆四围。
十载雅投分,缠绵意入微。
下马登君堂,稚子牵我衣。
一日不相见,三秋如调饥。
东门风雪中,送子衔恤归。
江临北固山,松筠堪掩扉。
经时不寄书,忽同朝露晞。
竟符乘槎谶,使我长歔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哀诗·其六》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组诗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用韵记录了八个人的生平历史,对现实生活进行典型的艺术概括。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品原文
    少保山东戚公继光,
    东夷司空王思礼。
    燕蓟儿,颖𫟵物不隔。
    服事哥舒翰。
    意无流沙碛。
    短小精悍姿,屹然强寇敌。
    穿百万众,出入由咫尺。

  2. 作者简介

  • 张英(1637年—1708年),字衡臣,号叶圃,浙江慈溪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文作品在清代有着很高的声誉,被后人誉为“清初诗坛三大家”之一,与施闰章、侯方域并称,与侯方域、徐孚远齐名,与宋琬、查慎行并称为“海宁四大家”。
  • 张英在清代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修撰,后迁升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至礼部尚书。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写景和叙事,风格典雅清新,意境高远。
  1. 诗词赏析
  • 情感真挚:《八哀诗·其六》通过对八位历史人物事迹的叙述,表达了对他们忠诚与英勇的赞颂。这些人物包括戚继光、王思礼、李光弼等人,他们在历史上都以忠诚、勇敢、智慧著称,而杜甫通过诗歌将这些特质具象化,展现了他们的历史形象。
  • 艺术手法:杜甫运用了简洁有力的语言来描绘人物形象,如“短小精悍姿,屹然强寇敌”等句子,形象地刻画了每位历史人物的风貌和性格特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亲眼目睹了他们的英雄事迹。
  • 时代背景:此诗作于清朝康熙年间,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也是文人墨客表达忧国忧民情怀的黄金时期。杜甫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1. 历史背景
  • 《八哀诗·其六》中的八位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人物。其中,王思礼和李光弼分别担任过明朝末年的东夷司空和御史中丞,他们在对抗外敌入侵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戚继光则是明朝后期著名的抗倭名将,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这些人物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政治和道德上也有着高尚的品质,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

《八哀诗·其六》不仅是一首充满深情和敬意的诗歌作品,更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纪念,它体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歌颂,杜甫传达了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