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北面人,澹荡古君子。
传是中山裔,易姓汝南氏。
家世多伟人,先生特奇傀。
蚤年罹苦辛,潦倒饥寒里。
惟携一卷书,移家渡江水。
为文尚气魄,汗漫常自喜。
不合有司度,三十犹尔尔。
敛彼惊异才,屈首就恒轨。
百篇熟昌黎,千回读左史。
落笔如春蚕,转盼倏盈纸。
射石堪没羽,气可搏犀兕。
文场比幽燕,抉目无坚垒。
甲午秣陵秋,已中浮图矢。
虽不获祖龙,留侯讵云耻。
棘闱多崄巇,既收旋复委。
归来益磅礴,骚经穷四始。
宏丽发庙谟,幽细写物理。
有时鸣钟镛,有时撷兰芷。
潘岳同许询,挥毫各相视。
暨予弟与兄,龙眠五子是。
迄今海内传,颇会诗人旨。
激昂负奇气,丰容色深紫。
饮酒或一石,号呼中坐起。
雄论堪绝倒,飒飒风生耳。
耻见富贵人,避之去如驶。
终岁一布袍,岸帻不纳履。
所居在穷巷,数椽屋将圮。
出门无亲戚,入门无仆婢。
雏女发垂肩,长女前岁死。
但有门人来,问字相接趾。
人生遘百忧,磊块积成痞。
曾无一日欢,五十有三矣。
形貌忽然颓,奇疾良有以。
诗书为药饵,仓卒遽披靡。
破屋堆残书,布衾覆床笫。
脩文恐浪传,吁嗟入蒿里。
皇天生斯人,士穷竟如此。
二三故人来,挥泪不能止。
虽无世俗荣,昔贤良可拟。
谥之以敏介,敢效门人诔。
怀贤诗
介绍
《怀贤诗》是清代诗人徐元文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两首,分别是《张知府鹏翮》和《韩学士菼》。这首诗通过赞美两位历史人物的卓越品质和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的关注。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张知府和韩学士的非凡品质与高尚情操。张知府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坚定的操守在郡朝中挺立不倒,他的廉洁和正直为世人所敬仰。而韩学士则以其高洁的品行、深邃的智慧以及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著称,他在面对纷扰世事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为物欲所动。
徐元文在这两首诗中不仅表达了个人对贤者的敬仰之情,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赞颂,诗人呼吁人们应当效仿他们的高尚品质,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民间,都应保持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品格。此外,徐元文通过这些诗篇传达了对社会秩序和道德风尚的担忧,暗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腐败与不正之风。
《怀贤诗·张知府鹏翮》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张知府的风采,他不仅在政治舞台上表现出色,更有着超越常人的志向和毅力。诗中的“张侯王姿妙,潇洒自拔俗”形容其超凡脱俗的气质,而“惊人心厉危操,适己澹群欲”则展现了他面对诱惑时的坚定与清醒。这首诗不仅是对张知府个人品行的赞扬,也是对那些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者的一种鼓励。
《怀贤诗·韩学士菼》则是对韩学士人格魅力的歌颂。诗中“矫矫韩学士,高视薄浮壒”表明韩学士具有超然物外的气度。“寡虑泊无营,立言道所赖”则突出了他淡泊名利、致力于学术研究的态度。诗的结尾“心清白雪照,兴逸朱霞会”形象地描绘了韩学士的内心世界及其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态度。
这两首诗不仅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简单赞颂,它们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文人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些作品也提供了反思现实社会问题的契机,激发人们对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在文学鉴赏方面,《怀贤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读者。徐元文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等,使得诗歌内容丰富多彩且寓意深远。例如,在《怀贤诗·张知府鹏翮》中,“挺节立郡朝,强直无蹙缩”不仅描述了张知府的坚毅和正直,也暗喻了作者自身的信念和坚持。这种表达方式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到诗歌所要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批评领域,《怀贤诗》被视为清代诗歌的重要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徐元文作为诗人的艺术才能,还体现了他对诗歌形式的探索和创新。徐元文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律诗的格律与散文的流畅,创造出一种既有韵律之美又不失散文自由的特色。这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的推崇,也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怀贤诗》不仅是徐元文个人艺术成就的象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怀贤诗》通过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赞颂,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关注。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宝贵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