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田家诗六首 其六

力微不能耕,鄙性复好农。
欲自营十亩,课仆春山中。
秧针出新水,䆉稏吹香风。
彼驱黄犊往,我荷青笠从。
虽不执劳勚,风雨愿与同。
秉穗遗自拾,黄粱熟自舂。
饱食复行歌,举手酬天公。
庶几对盘餐,坦然无愧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古田家诗六首·其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该诗描写了农村的景色,通过描绘田园风光来反映农民的生活。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东风吹着黄尘起,
南雁北归伤别离。
秋禾未熟先打谷,
寒衣未成先著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切。他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农民们忙碌的场景,展现了他们的艰辛生活。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农民的敬意和赞美之情。

王建(约公元767年—835年),唐代诗人、宰相。字仲初,新城(今江苏丹阳)人,出身官宦世家。早年家贫潦倒,壮游巴蜀,入剑南节度使柳中郢幕府。历任三镇从事,检校司空,左补阙等职。后入仕为翰林学士,历中书舍人、考功郎中。大中间拜御史大夫,以谏议大夫分司东都(洛阳)。终老东都回洛之后。元和十二年十一月十四日(818年12月21日)病逝于洛阳,时年五十九岁。

王建工诗,尤长于乐府,与张籍齐名,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实性强。其中一些诗歌描绘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反映了社会现实。例如他的《水夫谣》、《农家词》等作品就展示了农民的苦难生活。

《拟古田家诗六首·其六》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和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农民的生活面貌和他们对自然的依赖,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坚韧和勤劳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