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十日同康臣五崖南溟携尊寄畅园率成二十韵

京洛车尘满,园林野色饶。
趁晴聊出郭,休沐共联镳。
雨霁溪还涨,风高柳暗凋。
古槐蝉噪急,丰草马声骄。
水乱兼葭影,篱荒木槿条。
平芜秋冉冉,别馆路萧萧。
门巷成村落,池塘远市朝。
树欹眠碧涧,楼敞入青霄。
莲萼虚堂静,藤阴曲径遥。
幽斋双白板,断岸小红桥。
密芰中流采,微香隔浦招。
相将登画阁,何异泛兰桡。
波细珠帘卷,凉轻翠盖摇。
花齐因宿雨,叶长趁新潮。
野趣频年减,尘心此际消。
林翻知鸟度,萍动识鱼跳。
萝幄摊书卷,荷筒折酒瓢。
提壶纷士女,取醉任渔樵。
归骑仍潦倒,明蟾剩寂寥。
何时营小筑,相约避烦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立秋后十日同康臣五崖南溟携尊寄畅园率成二十韵》是清代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围绕此诗展开详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万绿枝头一叶黄,秋风恰则到林塘。
    晚云更作潇潇雨,拾得人间一夜凉。
    柳暗花明又一村,水边灯火夜微暖。
    酒阑人散空明月,门外山歌隔岸唱。

  2. 诗歌鉴赏

  • 意境描绘:张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万绿中一叶黄,展现出秋天萧瑟而宁静的美。晚云带来的雨滴和夜晚的清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凉意的氛围。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也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酒阑人散空明月”表达了在饮酒作乐后的寂寞与落寞,而“门外山歌隔岸唱”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乡愁和远方的思念。
  1. 作者简介
  • 张英(1637年—1708年),字子翼,号南湖居士,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官员,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并有《双峰猥稿》九卷传世。张英的诗作以典雅著称,尤善七律,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张英的《立秋后十日同康臣五崖南溟携尊寄畅园率成二十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七言律诗,更是一次深入的心灵之旅。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与理解,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诗意生活,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