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山中观农夫雨中力田之苦》是清代著名诗人张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农人在暴雨中辛勤耕作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朝大臣,江南桐城(今安徽榈城)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政治人物,曾在康熙年间担任过多项重要职务,如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在文学方面,张英亦有深厚的造诣,著有《聪训斋语》《恒产琐言》《南巡扈从纪略》《文端集》《笃素堂诗文集》等作品。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诗歌原文:
黄梅节近苦滂沱,正是山中力作多。
雨湿短蓑泥没骭,农人犹听插田歌。
诗歌解析:
《山中观农夫雨中力田之苦》不仅是一首描写农人劳作情景的诗歌,更是张英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深刻体现和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了解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