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庵窈窕白云间,药插渔竿廿载闲。
叹息人生何处老,水流花落是家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茅庵窈窕白云间,药插渔竿廿载闲。
叹息人生何处老,水流花落是家山。
《再叠尧峰山字韵诗六首》是明代文人杨基的作品之一。杨基,字孟高,号眉公,明朝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是明朝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擅长写诗,尤以七律见长。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再叠尧峰山字韵诗六首》中的第二首诗是这样的:
“山中无历日,溪水自春流。独有幽人去,空留古道游。风声随鹤唳,松影伴僧愁。何事寻仙客,归来笑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尧峰山上的生活。他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的”历日”指的是日历,暗示着时间的流转。而”溪水自春流”则表达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这位隐士的心境。他独自在山林中行走,没有其他人陪伴,只有自己的影子伴随着他。风吹过松树的声音,似乎带来了一些悲伤的情绪,因为松树总是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而僧人的存在,又给这个寂静的地方带来了一丝忧愁和烦恼。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问自己为何要去寻找那个传说中的神仙?答案显然是他自己,因为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这个充满自然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