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马西樵画册十首 其一

薄薄山田种黍宜,数家山畔结茅茨。
春秋社饮无多路,翠巘疏林土谷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马西樵画册十首其一”是明代文学家唐寅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马西樵画作中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与感悟。以下是该诗的简要介绍:

一、作者简介

  • 唐寅:字伯虎,又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江苏苏州人,明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和诗人。他以画虎闻名于世,尤擅长山水、花鸟画,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子”。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一面,也有细腻婉约的一面,深受后世赞誉。

  • 马西樵:生平事迹不详,但据《明史艺文志》记载,他是唐寅的好友,与唐寅有深厚的友谊。马西樵的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与唐寅相似,两人经常互相切磋技艺。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句原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绿树阴阴草色齐。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攻何事堪夸士,会作多情好咏诗。
    我亦怜君非俗客,肯来同住白云矶。

  • 诗句赏析

  1. “青山隐隐水迢迢,绿树阴阴草色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青山巍峨,绿水潺潺,绿树成荫,草地郁郁葱葱,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通过对色彩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春天江边的美景。红艳的花朵与碧绿的水波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3. “能攻何事堪夸士,会作多情好咏诗。”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出众之士的敬佩之情以及自己善于吟诗作赋的爱好。这里既赞美了他人的才华,也展示了自己的才情。
  4. “我亦怜君非俗客,肯来同住白云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共同居住生活的美好憧憬。这里的“白云矶”可能是诗人与友人隐居之地,共同生活在这里可以远离尘嚣,享受宁静的时光。

三、诗歌背景及历史影响

  • 诗歌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归隐期间,他在南京任职期间因官场争斗而辞官归隐,来到南京的燕子矶附近居住。在这里,他结识了好友马西樵,两人共同欣赏山水美景,畅叙友情。为了表达对友人的敬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创作了这首《题马西樵画册十首》。
  • 诗歌历史影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审美追求。此外,诗中的许多意象和词汇也被后人广泛引用和传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唐寅的《题马西樵画册十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诗篇,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