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花十绝句 其九

秋花闲种倚荆篱,浅白轻红三两枝。
雨润日暄人尽识,和风清露最相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园花十绝句·其九》是明朝张英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该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园中花卉生长变化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领悟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松过百年方偃盖,
    笋经旬日已成林。
    闲观物理皆如此,
    莫为荣枯感道心。
    篱槿半年相代谢,
    牡丹十日占春光。
    园花亦有乘除数,
    浓淡中间较短长。
    重台莲藕无嘉味,
    千叶榴房子尽酸。
    华实由来难并美,
    园花消息与参看。

  2. 诗歌解析

  • 哲理寓意:张英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植物生长,提炼出“荣枯”和“乘除”的哲学概念,反映了他对生命循环与变化的理解。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对松树、竹、牡丹等园花的生长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 情感表达:虽然诗中有对荣枯变化的感慨,但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静观自然的情怀。
  1. 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诗人运用“松过百年方偃盖”、“竹槿半年相代谢”等形象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简练: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能够直抵人心,体现了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 意境深远:通过对园中花卉生长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独特见解,形成了深远的意境。
  1. 文化背景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园花十绝句·其九》不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也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思想深度:诗中所蕴含的生命哲学和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的思想深度和社会责任感。
  1. 历史影响
  • 传承至今:这首诗作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明代诗歌不可多得的素材。
  • 教育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首诗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也是教育人们认识自然、感悟生活的珍贵教材。

张英的《园花十绝句·其九》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展现生命意义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