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事如堪惊逸鳞,离钩三寸亦非真。
直须杜口纶桡下,方识当年把钓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机事如堪惊逸鳞,离钩三寸亦非真。
直须杜口纶桡下,方识当年把钓人。
“题方滋垂钓图其二”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方滋在江边钓鱼的场景,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全诗如下:
方滋垂钓图
其二
方滋好古泉,
爱此清且圆。
坐来水影动,
知有鱼吞涎。
赏析:
这是一首写方滋在江边垂钓的诗。方滋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之孙,善书能画,擅长篆隶草楷诸体,传世作品有《方氏自叙帖》等。
首句中的“好”字写出了方滋对方滋的喜爱之情。接着两句,作者从方滋的角度出发,描写方滋垂钓时的情景。他喜欢泉水,所以喜欢这个泉水;他也喜欢这泉水清而圆的特点,所以他喜欢这个泉水。在这里,作者用“坐来水影动”和“知有鱼吞涎”两个动作描写了方滋欣赏泉水的过程。这两个动作形象生动,使读者仿佛看到方滋坐在江边,看着泉水,欣赏着泉水,感受着泉水给他带来的愉悦。
最后一句则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描写了方滋欣赏泉水后的反应。他看到泉水清澈而圆润,知道鱼儿一定会被吸引过来。这里的方滋是旁观者,他并没有参与垂钓,但他却看到了鱼儿的反应,感受到了鱼儿对泉水的喜爱。
这首诗通过对方滋垂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方滋对方滋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