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而荪湄去秋作古矣,怅赋此诗八首 其二

小别梁园二十年,归来情话两缠绵。
仲宣体弱吾原虑,不料伤秋在眼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它由李商隐所作,内容为:予历年避暑祠中,每邀荪湄小住,披襟岸帻相对怡情。今夏移榻来祠而荪湄去秋作古矣,怅赋此诗八首 其二
高阁临清渚,重檐俯绿潭。
树交双凤翼,沙涨一龙蟠。
水色浮岚翠,天光入座寒。
不辞幽暑晚,帘卷竹风残。
赏析: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格独特、感情细腻。他的作品常常以抒情为主,同时也描绘了丰富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首先来看一下诗歌的原文:
高阁临清渚,重檐俯绿潭。
树交双凤翼,沙涨一龙蟠。
水色浮岚翠,天光入座寒。
不辞幽暑晚,帘卷竹风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高的亭子(高阁)俯瞰着清澈的池塘(绿潭),亭子周围有茂盛的树木,如同展翅的凤鸟般美丽。同时,池塘的水面也因为涨水而变得宽广,形成了一条龙的形状。在亭子里可以看到水面上漂浮着的绿色植被,天空的光芒透过窗户照射进来,让人感到凉爽。即使天气很热,我也不介意,因为我可以感受到微风带来的清凉。最后一句“帘卷竹风残”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它主要是描绘了一个美丽的自然环境,通过这个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的“重檐俯绿潭”和“不辞幽暑晚”等词语也体现了诗人对炎热夏日的忍受和欣赏。整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