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埠墩三首 其三

轻帆叶叶卸窗前,一片琉璃混水天。
水面楼台天上月,凌虚一样十分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埠墩三首 其三》是张步瀛的一首诗作,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水天一色的画面。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步瀛,字莲洲,无锡人。他不仅是清代的诗人,还涉猎广泛的学术领域,通经史、历算。晚年期间,他对六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有独到的研究,对毕沅的《释名疏证》提出了批评。

  2. 诗歌原文:轻帆叶叶卸窗前,一片琉璃混水天。水面楼台天上月,凌虚一样十分圆。

  3. 诗句解析

  • “轻帆叶叶卸窗前”:描述了轻快的帆船在窗外缓缓降落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感觉。
  • “一片琉璃混水天”:通过比喻,将清澈的河水比作琉璃般纯净,与天空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 “水面楼台天上月”: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水中的楼阁赋予了月亮的形象,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神秘和浪漫。
  • “凌虚一样十分圆”:这里的“凌虚”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台,而“十分圆”则形容月亮圆满明亮,寓意着美好和圆满。
  1. 艺术特点
  • 意象的运用:“轻帆”、“琉璃”、“楼台”、“月亮”等元素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而又富有想象力的艺术氛围。
  • 语言的精炼:诗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 音韵的和谐:押韵的使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1. 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黄埠墩三首》创作于清朝道光年间,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普遍追求文学艺术,同时也注重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 地理环境:黄埠墩位于江南地区,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山水相映成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1. 主题思想
  • 自然之美: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命运的思考,或许也在表达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情感寄托:诗中的轻帆、琉璃、楼台等元素可能寓含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黄埠墩三首 其三》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成为清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后人传颂。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时间和美的追求的深刻体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