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晓发

老鬓萧条逐客程,秋风瑟瑟唤愁生。
五更月照他乡影,万里河流故国声。
落拓人当疑慢世,浮沉吾亦厌虚名。
何时归去衡门下,竹杖芒鞋傍鹤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淮晓发”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清代

《淮上晓发》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淮河畔清晨的船行景象,展现了其对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歌原文
  • 播报:《淮上晓发》,紞如五鼓催船发,轮仄高城下弦月。已闻两岸过铃声,烛烛晓星光未没。依稀枕上续归梦,尚隔江湖浩难越。起来照影向清淮,愁见尘颜映华发。往还跨下桥边路,万事回头总飘忽。只有年光不负人,鲚鱼絮暖莼丝滑。
  1. 作者简介
  • 查慎行(1650—约1727),字悔余,号他山,浙江海宁人,清代诗人、学者。查慎行以学问渊博著称,尤擅骈体文,有“江南才子”之称。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创作背景
  • 《淮上晓发》的创作时间为清乾隆年间(具体年份不详)。查慎行当时可能因某种原因,如官场失意或仕途坎坷,而选择离开京城前往淮河之畔。这首诗可能是他在离开京城前,夜不能寐,独自在船上吟咏所作。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歌开篇便以五更鼓声和下弦月勾勒出一幅清晨河边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处的环境中,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无奈。
  • 情感细腻:诗人通过对夜晚梦境的回顾,表达了对家乡和故土的深深眷恋。“犹隔江湖浩难越”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心却难以割舍的情感状态。

《淮上晓发》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的诗作,更是清代诗人查慎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追求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世界,也揭示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