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骨冰心世外姿。
霜前雪后想凄其。
此情好与月明知。
寂寞苍苔春较冷,低徊疏影梦还迟。
碧纱窗下正相思。
浣溪沙 其一 咏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其一·咏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由明朝的张振所创作。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以及诗人对这种品格的赞美和向往。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原文
玉骨冰心世外姿。霜前雪后想凄其。此情好与月明知。寂寞苍苔春较冷,低徊疏影梦还迟。碧纱窗下正相思。翻译
梅花拥有像玉石一样坚硬的骨骼和像冰一样纯净的心灵,它是超凡脱俗的存在。在霜冻和积雪覆盖之前,它展现出凄美的姿态。这种情感最好与明月共享。孤独的苍苔让人感觉春天更加寒冷,而梅花的低回影子让梦境变得更加迟缓。在碧纱窗下,我正在深深地思念着你。赏析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强地生存,不畏霜雪,不惧孤独,这正是诗人所崇尚的品质。同时,诗中的“寂寞苍苔春更冷,低徊疏影梦还迟”,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朝时期,是张振的作品之一。当时社会环境复杂,文人往往需要通过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有关,诗人可能通过观察梅花的生长过程,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丽,从而激发了创作灵感,写下了这首咏梅诗。
《浣溪沙·其一·咏梅》不仅作为一首诗篇,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它通过梅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对生命坚韧性的颂扬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华文化中对于自然和人格的一种深刻体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