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仲春独步小园,见风景萧条,感而赋此

春已将酣,三径萧条,小园乍窥。
尽蜂喧蝶闹,难寻香信,燕忙莺懒,空负花期。
柳渐舒黄,草才萌绿,春到贫家也自迟。
清明后、是花风第几,未见桃枝。
江南漫说芳菲。
便咫尺、相看风景殊。
怅人间天上,迢迢良晤,云阶月地,暗暗相思。
瀛海波回,云司月冷,一十三年心事违。
徘徊久、愿东风莫误,红药开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仲春独步小园,见风景萧条,感而赋此》是张绉英的作品。这首作品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也展示了他在特定时节的独特心境。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春天已经快要结束,庭院中的小路显得异常萧条,独自漫步在小园之中,所见景象令人感慨不已。诗人通过“三径萧条”描绘了一幅寂静荒凉的画面,而“小园乍窥”则透露出一种新奇和探索的氛围。
  2. 诗人介绍
  • 张绉英:作为清代的诗人,张绉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著称。他的作品通常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在《沁园春·仲春独步小园,见风景萧条,感而赋此》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1. 作品鉴赏
  • 情感表达:诗中通过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捕捉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情感和哲思的融合。
  • 艺术手法:张绉英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例如,“尽蜂喧蝶闹”与“难寻香信”,“燕忙莺懒”与“空负花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不同状态和时间的流逝。

《沁园春·仲春独步小园,见风景萧条,感而赋此》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它不仅让人们领略到古典文学的魅力,也提供了一扇窗口,让人们能够从中窥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