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泊舟山下

蒙茸碧山下,澄潭绿霮濧。
况径新雨后,青萝洗岚黛。
幽篁结石上,倒映妙水绘。
桂棹泼清波,鳞鳞纹散碎。
茅屋倚岩幽,青杉殊蓊荟。
樵归汲清泉,渔柁夕烟晦。
佳趣在抱领,即事多可爱。
妙悟无小大,濠濮冥所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后泊舟山下》是一首由康有为创作的近现代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他是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1. 诗歌原文
    蒙茸碧山下,澄潭绿霮濧。
    况径新雨后,青萝洗岚黛。
    幽篁结石上,倒映妙水绘。
    桂棹泼清波,鳞鳞纹散碎。
    茅屋倚岩幽,青杉殊蓊荟。
    樵归汲清泉,渔柁夕烟晦。
    佳趣在抱领,即事多可爱。
    妙悟无小大,濠濮冥所会。

  2. 诗歌解析

  • 自然美景: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蒙茸碧山下”展现了青山与碧水的交融;“澄潭绿霮濧”则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的绿叶。新雨过后的景象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 人文景观:诗中提到“茅屋倚岩幽,青杉殊蓊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场景。樵夫归来汲水,渔夫傍晚归隐,这些细节都体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和淳朴的民风。
  • 哲理思考:“妙悟无小大,濠濮冥所会”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他认为,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关键在于用心体会。

《雨后泊舟山下》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