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四 (1945乙酉)

山庐好,虽好不思归。
劫后残书聊可读,穷来赁庑倘堪栖。
故里且休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燮的《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四》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山庐美景和隐居生活的赞美之作

这首词不仅描绘了山庐的静谧之美,更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词中,作者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思想,以及面对劫后残书仍能寻得慰藉的心情。这种心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精神寄托、崇尚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从文学价值来看,《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四》是高燮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他作为清末近现代初诗人在词作上的深厚功底和独特风格。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山居生活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从艺术手法上讲,《望江南》通常采用平实的语言来勾勒景物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产生共鸣。而高燮在这首作品中巧妙地运用对比和象征等手法,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虽好不思归”这一表述,既表现了山庐的美好,又暗含了归隐之念,使得作品层次丰富,富有哲理性。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六十四》不仅是一首描写山庐风光的诗词,更是一份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怀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研究中国文学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文献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