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犹得踏黄尘,马上犹吟塞外春。
只谓此生掌近鬼,岂知今日又逢人。
彩花剪细风光旧,沙海云开气象新。
便拟题诗寄良友,草堂何处转伤神。
人日塞外马上口占
介绍
《人日塞外马上口占》是清代诗人高述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这首诗的内容、意义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作品原文:《人日塞外马上口占》原文如下:
马蹄犹得蹋黄尘,马上犹吟塞外春。
只谓此生掌近鬼,岂知今日又逢人。
彩花剪细风光旧,沙海云开气象新。
便拟题诗寄良友,草堂何处转伤神。内容解析:这首诗以“人日塞外马上口占”为题,通过描绘塞外来临时的自然环境与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马蹄犹得蹋黄尘”形象地描述了诗人骑马穿越沙漠的景象,尽管尘土飞扬,但依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第二句“马上犹吟塞外春”则进一步强调了塞外春天的生机勃勃,即便在荒凉之地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第三句“只谓此生掌近鬼,岂知今日又逢人”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表达了一种生死轮回的哲思。后两句则转向景物描写,“彩花剪细风光旧”描绘了经过春风吹拂后的景色依旧美丽如昔,而“沙海云开气象新”则预示着未来的美好。最后两句“便拟题诗寄良友,草堂何处转伤神”,则是在表达了想要通过诗歌与朋友交流的愿望之后,转而陷入了深深的思念之中。
艺术特色:此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语言运用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上。首先,诗人巧妙地用“马蹄踏黄尘”和“马上吟春”形成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对比,生动地展现了塞外的荒凉与生机并存的景观。其次,通过使用如“掌近鬼”这样的表达,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生死、顺应自然的豁达心态。此外,诗中多次使用的意象如“春风”、“彩花”、“沙海”,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加深了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美。
《人日塞外马上口占》不仅是一首充满美感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的展现。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也体现了作者高述明深邃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于研究清代文学乃至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的学者而言,这首作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