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
孽海茫茫谁得渡,莲台闲煞佛如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为天入地漫相猜,万古圣凡总一骸。
孽海茫茫谁得渡,莲台闲煞佛如来。
《游大佛寺见如来佛像有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当时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游大佛寺,看到寺院中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因感慨自己未能及时领悟佛法真谛而作此诗。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大佛阁前白沙堤,
灯火荧煌教坊西。
水树山花岂终极?
佛身长与世间齐。
不知禅心与俗心,
却问白头翁外孙。
若得真珠还买镜,
何如暂借一枝归。
诗歌原文如下:
大佛阁前白沙堤,
灯火荧煌教坊西。
水树山花岂终极?
佛身长与世间齐。
不知禅心与俗心,
却问白头翁外孙。
若得真珠还买镜,
何如暂借一枝归。
这首诗描绘了大佛寺的景象以及作者对佛身与世俗生活的对比思考。通过“水树山花岂终极?”表达了对世间美好事物的短暂性和无常性的感叹,同时“佛身长与世间齐”反映了作者对于修行与悟道的追求。最后一句“何如暂借一枝归”,则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超越,表达了一种向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