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四首 其三

岁华取次寓闲身,未辨分行主与宾。
青眼自难容俗物,苍天原不爱才人。
书成廓落同耕石,年少推排类积薪。
花鸟凭阑供逸赏,浮名何事逐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旦四首 其三》是明朝陆上澜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作者简介
  • 陆上澜,字子方,号梅溪,又号梅溪老人,明朝诗人,主要活动在明嘉靖年间。他的作品以五言古诗为主,尤擅写景与咏物之作。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富有音乐美和画面感。
  1. 诗词原文
    岁华取次寓閒身,未辨分行主与宾。
    青眼自难容俗物,苍天原不爱才人。
    书成廓落同耕石,年少推排类积薪。

  2. 作品鉴赏

  • 意境深远:《元旦四首·其三》通过描绘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诗句“岁华取次寓閒身”描绘了岁月如流水般悄然逝去,而诗人则在这光阴中寻得一份宁静与自在。
  • 意象丰富:诗中的自然意象如“青眼”、“苍天”等,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增添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哲思。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1. 背景信息
  • 该诗作创作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的创作氛围相对宽松。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陆上澜得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创作出这样一首具有个人特色的作品。《元旦四首·其三》不仅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其人生观的反映,展现了一个文人面对生活变迁时的内心世界。
  1. 艺术手法
  • 对比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人物情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例如,“岁华取次寓閒身”与“书成廓落同耕石”两句,既展示了时间的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在有限的时光中寻找自由的心态。
  • 用典手法:陆上澜在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使诗歌更加丰富多彩。这种用典手法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价值,也使得整首诗的内涵更加深刻。

《元旦四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时代画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世界的抒发,陆上澜展示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这首诗不仅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反映了文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及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