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勿弃余,常为此生留后福;
类无嫌杂,须知斯世少全材。
纸箧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纸箧联》是清代陆炘创作的对联,它通过“用勿弃余”与“类无嫌杂”的对比,传达了珍惜资源、重视人才的理念。下面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介绍:
作者简介:陆炘(1759—1824),字云章,号南村,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散文、楹联等多个领域,尤其擅长题画诗和题咏词牌名的作品。
创作背景:《纸箧联》的创作背景颇具意义。当时社会处于变革时期,文人对于如何利用有限资源以培养人才有着深刻的思考。陆炘在从废弃的字纸中剪取空隙,制作成可以储存物品的箱子后,以此为灵感创作出这副对联,意在鼓励人们在面对资源的浪费时能够有所节制,珍惜每一份材料,并从中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内容解析:上联“用勿弃余”,强调在使用任何物品时都要保留其可用部分,不应当随意丢弃;下联“类无嫌杂”,则是提醒人们对待各种事物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即使是看似无用的杂七杂八之物,也可能蕴藏着未来的价值。整副对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资源节约和人才培养的重视,还体现了一种生活的智慧和哲理。
《纸箧联》不仅是一副具有深刻内涵的楹联,更是反映了作者陆炘对人生和社会的独到理解。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髓,以及文人士大夫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自觉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