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将军庙联

倚树论功名,爽籁流声清涧壑;
在田占利用,甘膏洒润普桑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龙将军庙联》是清代陶澍创作的一副对联。上联“倚树论功名,爽籁流声清涧壑”描绘了一位文人倚在树下,谈论着功名利禄,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下联“在田占利用,甘膏洒润普桑麻”则描述了另一位人物在田野中劳作,其汗水滋润着庄稼,象征着辛勤与付出。这副对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功名和劳动的独到见解。以下是对该副对联的具体介绍:

  1. 历史背景
  • 作者介绍:陶澍(1779-1839),字子霖,一字子云,号云汀,湖南安化人。他是清朝嘉庆七年(1802)的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等职。
  • 创作时间:据传这副对联可能是在1839年或之后,由陶澍在四川任内所作。
  1. 文学价值
  • 艺术特色:此对联以自然景象为喻,寓意深远。上联通过“爽籁流声”,形容山林间的自然之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下联则通过“甘膏洒润”,比喻辛勤的劳动与耕耘,反映了对辛勤工作的重视。
  • 文化内涵:通过对联的形式,陶澍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哲学的理解,以及对功名与劳动的双重观点。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对联传统,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社会影响
  • 历史评价:这副对联因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赞誉。它不仅是陶澍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清代文学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 后世影响:这副对联不仅在当代被人们所熟知,还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许多诗人和作家都曾在他们的作品中引用或借鉴这副对联的思想内容。

《九龙将军庙联》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