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陶元淳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乡村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他是康熙二十七年的进士,曾担任广东昌化的知县。在任上,他自奉俭约,并经常深入村落间了解居民的疾苦。他还曾知崖州事,后因故逝世。他的著作包括《南崖集》、《明吏传》和《广东志》等。
诗歌原文及赏析:
《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陶元淳深邃的诗歌艺术,还能进一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