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 辛酉元旦

烧柏香残,笼烛焰起,梦里流光又换。
待献颂椒花,恨长天远。
鸾镜乍明曙色,带瑞紫、南山熹微辨。
向篆烟凝处,十年心事,伶俜忍惯。
香泛,把玉盏、对碎琼半湖,峭风如剪。
问几日波柔,镜心红暖。
隔岁未销兽火,尚小怯、晨妆冰钗燕。
看数点、春色梅梢,已入岁寒庭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闷·辛酉元旦》是清代诗人陈曾寿创作的一首诗。在这首诗中,陈曾寿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身世之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1. 诗歌背景:陈曾寿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经历了晚清到民国的历史变迁。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变迁和个人遭遇,这使得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这首诗创作于清末,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关注。

  2. 艺术手法:《无闷·辛酉元旦》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诗中的烧柏香残、笼烛燄起等细节,不仅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也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流转。诗中使用“梦里流光又换”这样的表述,暗示了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主题。

  3.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长天远别的无奈和深深的遗憾。通过“待献颂椒花,恨长天远”等句子,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无法挽回的哀愁。同时,“鸾镜乍明曙色,带瑞紫、南山熹微辨”则描绘了清晨的美景,与前面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情感深度。

《无闷·辛酉元旦》不仅是陈曾寿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也是那个时代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时期及其人文景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