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 其五

居近青莲社,庄严百堵兴。
闲踪忘拜佛,冷眼偶看僧。
微觉津梁倦,长悲罪业增。
安能淡无事,茶煮一枝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小楼其五》是清代诗人郑燮(字板桥)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人简介
  • 郑燮(Xu E\‘shu),字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他的诗歌多以描写田园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词原文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露下庭柯蝉响歇。纱碧如烟,烟里玲珑月。并著香肩无可说,樱桃暗解丁香结。笑卷轻衫鱼子缬。试扑流萤,惊起双栖蝶。瘦断玉腰沾粉叶,人生那不相思绝。

  2. 诗词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描绘了秋夜的萧瑟景象,通过秋风、竹枝等意象,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广阔的情感。
  • 生动形象:诗句中使用了“触石穿林”、“挺然相斗”等形象的表达,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秋风的力量和竹枝的顽强。
  • 含蓄隽永:“唯有竹枝浑不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敬畏。
  • 情感深沉:“人生那不相思绝”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于相思之情的深深眷恋。
  1. 文化影响
  • 郑燮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和艺术成就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1. 相关研究
  • 学者们对郑燮的诗歌进行了广泛研究,探讨了他的诗歌风格、艺术特点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小楼其五》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展示中国古典文化和自然美景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深厚底蕴,以及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