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隔溪野岸

久敛湖海踪,闭阁有馀想。
披诵意不属,蹒跚起扶杖。
历门视茫茫,何地问亲党。
隔溪明野色,畦町平如掌。
还入诱童孺,携挈恣一往。
市桥折微径,晒若适莽苍。
卜筑谁买邻,避寇遗片壤。
漠漠枯桑列,萋萋寒菘长。
云隙见鸦翻,草根歇虫响。
西晖映吾庐,传觞欠双桨。
狭流嵌人影,细数游鯈上。
便同汗漫游,聊寄濠濮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步隔溪野岸》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是维新四公子之一,光绪十五年(1889年)进士,曾任官吏部主事。他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等人合称为“维新四公子”。他在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的身份下,曾参加强学会。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
  1. 诗歌原文
    久敛湖海踪,闭阁有馀想。
    披诵意不属,蹒跚起扶杖。
    历门视茫茫,何地问亲党。
    隔溪明野色,畦町平如掌。
    还入诱童孺,携挈恣一往。
    市桥折微径,晒若适莽苍。
    卜筑谁买邻,避寇遗片壤。
    漠漠枯桑列,萋萋寒菘长。
    云隙见鸦翻,草根歇虫响。
    西晖映吾庐,传觞欠双桨。
    狭流嵌人影,细数游鯈上。
    便同汗漫游,聊寄濠濮赏。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湖海之景、田园风光、儿童游乐等场景,展现了一幅和谐宁静的自然画卷。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步隔溪野岸》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古典诗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清末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氛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