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阁清且严,碧岩四堆拥。
先登蒿庵翁,元精牖凿空。
深坐据孤罴,面壁听曳踵。
入笑把茗碗,吾亦贾馀勇。
兹山夙未历,小儒信一孔。
疗渴出寻逐,荦确掠邱垄。
树皆石上生,坚瘦并骨耸。
下有潜龙湫,避世自矜宠。
灵淙但娱客,洗镜冷铅汞。
溢流韵琴筑,情盈营魄动。
接搆写天倪,万象删其冗。
品泉一大事,戒谁笔南董。
观龙井同蒿叟仁先
介绍
《观龙井同蒿叟仁先》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生于1859年(清咸丰九年)的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是一位杰出的近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为主,其诗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个人风格。陈三立不仅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还是“维新四公子”之一,与谭嗣同等人共同参与过维新运动。他的政治活动和文学创作均显示出其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诗歌原文:佛阁清且严,碧岩四堆拥。先登蒿庵翁,元精牖凿空。深坐据孤羆,面壁听曳踵。入笑把茗碗,吾亦贾馀勇。兹山夙未历,小儒信一孔。疗渴出寻逐,荦确掠邱垄。树皆石上生,坚瘦并骨耸。下有潜龙湫,避世自矜宠。灵淙但娱客,洗镜冷铅汞。溢流韵琴筑,情盈营魄动。接搆写天倪,万象删其冗。品泉一大事,戒谁笔南董。
诗歌鉴赏: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自然之美和诗人内心的平静。诗句中的“佛阁清且严”表现了寺庙的庄严和宁静,而“碧岩四堆拥”则展现了山石的坚硬和秀丽。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历史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的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探索的时代。陈三立在这一时期不仅经历了政治动荡,还见证了社会的变革和个人思想的觉醒。他的诗歌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宇宙真理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和谐、平衡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赞美。这种对自然和文化的双重关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其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性。
《观龙井同蒿叟仁先》作为陈三立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和个人情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为读者提供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