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

隔雨奔柴车,泥辙声逶迤。
越陂践陇陌,灌莽留幽姿。
土膏擢秀苗,紫丁浮葳蕤。
沾衣冷山气,自秀春烟肥。
新阡插岩腹,攀跻为歔欷。
维母失其女,移眷责两儿。
蓄德虑患多,出语悽肝脾。
十年系海峤,归老愿已违。
乱作喑病床,一瞑诀斯须。
依倚负母怀,及此窥埋骴。
阴风回群峦,啼乌守枯枝。
杯酹滴草根,樵牧知为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是近现代著名诗人陈三立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陈三立,字伯严,号云巢,晚号独鹤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探索,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2. 诗歌内容:《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的全文如下:隔雨奔柴车,泥辙声逶迤。越陂践陇陌,灌莽留幽姿。土膏擢秀苗,紫丁浮葳蕤。
  3. 诗歌赏析:陈三立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受和对亡妻的无尽思念。诗中的“隔雨奔柴车,泥辙声逶迤”描绘了诗人在雨中奔波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孤独而又坚韧的情感状态。“越陂践陇陌,灌莽留幽姿”则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记忆和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分展现了陈三立作为一位诗人的艺术才华。
  4. 文化背景:陈三立生活的时代是中国近代的一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这样的背景下,陈三立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怀。同时,他也是一位深情的人,对于妻子的去世,他更是感慨万分,写下了大量的悼亡之作。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使得《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成为了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和诗人陈三立的重要作品。
  5. 艺术特色:陈三立的诗风独特,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象结合起来,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此外,陈三立还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得他的诗作既有深度又有美感。

《冷水坑谒罗氏外姑墓作》不仅是陈三立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