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夜伯沆晓暾觚庵过饮

风力碎春光,荡作飞空雪。
鹅雁不敢前,秃枝垂欲折。
笳声满山城,嘶驴助呜咽。
夕灯耿我庐,遣情觞具设。
笑看披氅过,眩寻昏巷辙。
数子芝兰气,馥坐散忧结。
孰云居乱邦,息机自媚悦。
脯蔬荐乡味,阔世尊饕餮。
残醉仰书空,微茫吐寒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夜伯沆晓暾觚庵过饮》是清末近现代初陈三立的作品,该作品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雪夜相聚饮酒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是晚清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不仅是维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之一,还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并称为“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

陈三立在作品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雪夜中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如“风力碎春光,荡作飞空雪”以及“数子芝兰气,馥坐散忧结”,这些诗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提到的“鹅雁不敢前,秃枝垂欲折”,则形象地展现了冬日夜晚的寒冷和寂静氛围。

诗歌中的“夕灯耿我庐,遣情觞具设”等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聚会的期待和兴奋,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困境之中,也要寻找乐趣,与朋友共享美好时光。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正是陈三立作为文人的独特魅力所在。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陈三立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思想家。他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更在思想上给人以深刻的启发。通过对《雪夜伯沆晓暾觚庵过饮》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末民初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革。

《雪夜伯沆晓暾觚庵过饮》不仅是陈三立文学作品的代表,也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