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秋缠积雨,莽莽晦城阙。
压瓦云万重,埋我天边月。
局促惫坐起,况扫游观迹。
今晨檐滴乾,霁景带飞翮。
唤车转荒巷,一撼独啸客。
仍飘凭栏语,护谓不暖席。
墙根发芙蓉,散晕垂杨列。
矮菊困未花,丛藟初含雪。
群山出浴马,新濯毛骨洁。
溪涨龟鱼浮,齧岸吞钓石。
船姝按歌声,并入笳角咽。
去来生命微,托世果何获。
吾曹饱老眼,乱亡事如发。
地轴折且翻,狡兔讵有窟。
滔天乘应龙,喷沫玄黄窄。
山鬼慑其威,含睇互媚悦。
郁胸吐奇芒,斫影比斧钺。
惝恍巫阳下,吟纸眩碧血。
肯哀两秃翁,晚照坐超越。
久雨放晴访剑泉鉴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久雨放晴访剑泉鉴园》是陈三立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久雨之后突然放晴时的喜悦与感慨。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还反映了他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陈三立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多个时期,涵盖了不同的主题。他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受到广泛关注。陈三立的创作生涯中涉及多种题材,包括山水田园、历史典故、个人感悟等。他的诗作常常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看法或抒发个人情感。
从艺术角度来看,《久雨放晴访剑泉鉴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写久雨之后的天气变化,以及诗人在雨停后的心情体验,展示了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诗中的“压瓦云万重,埋我天边月”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起伏不定,正如那被厚重云雾掩盖的天边月亮一样,既有被压抑的感觉,也有暂时被遮蔽后的发现。
在文化传承方面,陈三立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他的诗作反映了清末民初的历史背景,以及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通过对这些诗歌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生活,从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陈三立的《久雨放晴访剑泉鉴园》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艺术风采,还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