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下关还城道中 其一

晨曦乾雨未移时,人影楼台江撼之。
归数马蹄抛别思,堤杨偏放可怜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于下关还城道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此篇描写从长安返回洛阳途中在江陵所经历的风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自身遭遇的深切忧虑。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而含蓄,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首联“乱山皆北向,长川复东流。”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面,乱石嶙峋的山脉都朝向北方,宽广的河流再次向东奔流。
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写鸟儿栖息在池边的树上,和尚敲击着月亮下的寺庙之门。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鸟儿与树木相依为伴,和尚与月光相伴。
颈联“一宿枕前溪,越吟安百里。”写作者在一个夜晚就寝前,沿着溪流走了一夜,越吟越觉得路程遥远。
尾联“心随雁飞尽,梦逐胡尘远。”表达了作者的心绪已飘向远方,梦想追逐着胡人的尘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刻忧虑,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