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墙根芍药

一株秾艳土墙根,棘刺芦丛漏晕痕。
笑费儒人闲指点,化为胡蝶伴黄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戏咏墙根芍药》是清代弘历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戏咏墙根芍药》:

  1. 作者简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施了多项重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他的统治时期,清朝达到了其鼎盛状态,被誉为“康乾盛世”。弘历本人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艺术上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

  2. 诗歌原文:鼠姑开谢锦蹊南,花婢盈盈放始酣。 惆怅桓公对刘妓,评量五似索应惭。这四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芍药盛开的美景,通过对芍药与桓公、刘妓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3. 艺术特色:《戏咏墙根芍药》的艺术特色在于其巧妙运用了比兴手法和象征意义。诗中的芍药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事物,通过比喻桓公和刘妓,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美好的珍视和感叹。这种艺术处理方式使得诗歌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深度。

《戏咏墙根芍药》不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更是一部充满哲思和美感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弘历深邃的艺术眼光和独到的审美情趣。这首诗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研究清代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