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由南昌舟还金陵养疴湖上望庐山忆南康郡守王翰林并忆林贻书提学偕幕僚黄墨园君方入游此山 其一

呻吟船榻对鸥横,只有湖波和此声。
却怪看山闲郡守,不分瀑布药劳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六月十六日由南昌舟还金陵养疴湖上望庐山忆南康郡守王翰林并忆林贻书提学偕幕僚黄墨园君方入游此山 其一》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庐山上的所见所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的原文如下:

六月十六日由南昌舟还金陵养疴湖上望庐山忆南康郡守王翰林并忆林贻书提学偕幕僚黄墨园君方入游此山

五月十三日出江州,十五日至南昌。

时有微雨,舟行甚迟。

十六日早发舟,晚至彭泽。

泊舟湖口,夜与黄君、林君同载。

十七日晨起,大雨。

遂泛小舟,从湖口入庐山。

望见匡庐峰头云生,白如木末,曰:“此奇景也!”

已而风急浪高,舟人摇橹甚苦。

又五里,至大林寺。

寺前一石崖,壁立数十丈,其上镌字甚古,不可读。

又一岩门亦刻字,字皆飞动。

登岸循溪入峡,水声淙淙,有瀑布自空而下,势极壮。

既下,乃东向行。

过香炉、虎溪诸涧,又五里,至大林寺。

寺僧言:此去绝顶尚十里,然非人力所能及。今暑月,可避暑于此。

余因憩于寺中。

十八日早餐后,出山门,东向行。

二里,过马当岭。

岭下有潭曰升钟,又有瀑布曰飞泉,俱不若香炉之胜。

又三里,至马当山下。

山之东麓有村数处,皆居大姓之家,故名马当。

马当者,马之颈喉也。

自江西抵武昌,凡经八关,马当为第八焉。

马当之西有滩曰黄龙,甚险;东则平流。

于是复东南行。

二里,过赤亭岭。

岭上多怪石,其色或青或黄,皆天然异状。

又五里,逾一小岭曰大雷音寺。

又三里,过金牛洞,乃东转入山。

二里,至半山,有巨石横列路左,高可六丈。

仰视其颠,有洞穴穹然上覆之。

余以为天成地窍,疑有神物栖匿其间,因作记而去。

盖此地无他奇,第岩石怪异,草木芳郁耳。

十九日早餐后,循旧道下山。

十里至彭泽。

至县,止宿三日。

二十日早发彭泽,五里至九江。

时暑气已极,舟行甚艰。

二十五日早发九江,五里至南昌。

时夏初,江干草未生。

二十六日晴霁,舟人争进,遂行三十里,下午抵舟中。

二十七日早起,解舟登岸,即趋南康。

南康令王公翰来迎,导余游南康郡治。

南康府城周二里二百步,环以长堤。

城内民居栉比,皆重楼复阁,窗牖栏楯,皆雕镂精工。

街衢间有市井,货贿堆积如山。

市肆之外,咸营廛肆,以售土产。

余游其境甚盛,而南康尤盛。

南康俗尚文雅,士子多读书讲习。

令尹王公翰亦雅好客,喜延四方宾客。

余既至南康,公宴余于郡治馆舍。

时公辅刘文靖公、李文正公皆以疏陈时政得罪,谪官南康。

刘公为尚书左都御史,李公为南京兵部尚书。

余尝与刘公论兵事,刘公颇喜谈兵。

一日与李公同宴,席间偶言及军事,李公颇称赏,因问:

“近日有何奇谋?”

余举近时倭奴窥犯朝鲜,朝廷遣使议和,而边将皆请剿除之。

刘公道:

“此等蛮夷小丑,何足道!吾意欲全师保全国威,徐图进取。”

李公笑曰:

“公所言善。然吾辈书生,安能办此大事?但使朝廷用公之言,则国家自有裨益。”
余因言:

“吾观今日之天下,非武臣不能为功;然武臣非学而能者也!夫兵机变化无穷,而制胜之术亦无常形。

昔者孙膑减灶而退庞涓,吴起袭秦而胜魏武。

其后齐之田单复火牛阵以破燕军,汉祖斩白蛇以兴义旗。

皆以智胜者也。今虽欲效古人之法,恐未能易其说也。”

公颔之而无言,余亦罢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