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窈窕发冰弦,寂籁微茫古莫传。
二十三年弹指尽,纱窗桦烛一凄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天人窈窕发冰弦,寂籁微茫古莫传。
二十三年弹指尽,纱窗桦烛一凄然。
《神雪馆听琴》是一首宋代的诗歌,由白玉蟾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萧疏竹树、桃花与小溪相映成趣的景象,以及丝竹音乐随春梦断后在绿阴深处的莺啼声中逐渐消逝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白玉蟾(约1092年—1153年),南宋时期的著名道家学者和道士,号玉阳子,又号南华子或白紫道长,字延乐。他出生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是道教全真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白玉蟾不仅在道教修炼上有深厚的造诣,还涉猎广泛,擅长诗词创作。
作品原文:
萧疏竹树与檐齐,浅淡桃花隔小溪。
丝竹已随春梦断,绿阴深处听莺啼。
诗歌内容解析:
《神雪馆听琴》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音乐、时光等元素的引用,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神雪馆听琴》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哲学上提供了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