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荷 其二

玄武湖边打桨看,莫愁湖裹和歌残。
门前尽有花如海,笑唤雏鬟一倚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池荷 其二》是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欣赏和感悟。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陈著(约1307年—1380年),字子昂,号本堂,浙江德清人。元代文学家、史学家。他与高则诚、张养浩、贯云石并称为“元诗四大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不安的状况,同时也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诗词原文
    一雨西来满寺凉,盈盈不语立方塘。
    远公白社所修种,净土青胎无点妆。
    要向花光见菩萨,肯从色界问莲香。
    回头玉手双杯处,多少风流堕醉乡。

  2. 诗意解析

  • 一雨西来满寺凉:描述了一场雨后,整个寺庙都显得清凉宜人。
  • 盈盈不语立方塘:荷花在水面上静静地开放,不言语地展示其美丽。
  • 远公白社所修种:提到了远公和尚曾在一个名为白社的地方种植荷花。
  • 净土青胎无点妆:描绘了荷花如同未施粉黛的少女,纯洁自然。
  • 要向花光见菩萨:荷花在佛教中被视为清净的象征,可以见到菩萨的形象。
  • 肯从色界问莲香:莲花的香气可以从色界传达到人间,象征着纯洁的信仰和精神追求。
  • 回头玉手双杯处:回忆在饮酒赏花的愉悦时光。
  • 多少风流堕醉乡: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向往,即使是短暂的陶醉也会让人回味无穷。
  1. 文化背景
  • 佛教文化:荷花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被视为清净的象征,常常用来比喻修行者的内心世界。
  • 文人墨客:古代文人墨客经常以荷花为题材进行创作,赞美其美丽而不失高洁的品质。
  • 江南水乡:江南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荷花的生长,也是许多文人骚客笔下的常客。
  1. 鉴赏评价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荷花的高洁之美和文化内涵。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哲思,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于人生态度的反思。

陈著的《池荷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荷花的诗歌,更是一幅充满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