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夜遣兴 其三

梦中喧人语,乱以风雨哭。
江湖一寸心,摇摇向残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夜遣兴 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五言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时,当时杜甫客居秦州。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对时局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贤士遭遇的同情和勉励。

诗中的“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盼。在他看来,即使是在丰收的季节,也不必担心播种会迟,因为好雨总会适时降临。这种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诗句如“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描绘了秋季田野的丰收景象,通过雨水充足,农作物生长迅速,映射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反映了诗人对那些身处社会底层、尚未得到施展才华机会的人们的关注,他希望他们能够摆脱困境,展露才华。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这两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乐观看法。他认为每个人都有才能和力量,只要时机到来,便能大展拳脚,无需在意先后之别。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正是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所具备的独特气质。

《江夜遣兴 其三》不仅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杜甫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