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夜遣兴 其一

汶汶何所携,万景朝复暮。
江有徙鳣风,山横养豹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夜遣兴 其一》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其一生经历了盛唐时期的辉煌和动荡,他以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现实的伟大诗作。
  2. 诗篇背景:这首诗是在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在秦州创作的。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期,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杜甫在这首诗中通过描述夜晚江边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感慨。
  3. 诗歌原文
    汶汶何所携,万景朝复暮。
    江有徙鳣风,山横养豹雾。
  4. 诗意解析:此诗首句“汶汶何所携”,意指迷茫而无所依靠的感觉。第二句“朝复暮”,则描绘了一天之内景色的更迭,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第三句“江有徙鳣风”,用迁徙的大鱼来比喻国家的不稳定和动荡。最后一句“山横养豹雾”,则是用山中的豹子比喻统治者的贪婪与危险。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反映了杜甫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5. 文学价值:《江夜遣兴 其一》不仅是杜甫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唐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歌才华,对后世的诗人和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6. 艺术特色:杜甫擅长运用对比、象征、夸张等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江夜遣兴 其一》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沉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语言技巧,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杜甫作为盛唐时期的伟大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通过深入解读《江夜遣兴 其一》,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杜甫的诗歌世界和他对时代的深刻感受,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江夜遣兴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着深邃思想、强烈情感和丰富想象的作品。它体现了杜甫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是研究杜甫及其时代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