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步后园晚望 其五

簇簇枯芦堆,望望霞烧处。
鱼沫吹人魂,悄悄从此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晴步后园晚望 其五》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在春天傍晚时分漫步于后园,观赏夕阳美景时的愉悦心情。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境高远的特点,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的全文如下:

春晴步后园晚望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其二
沙头宿鹭眠未觉,波面寒光生浅沙。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其三
绿杨堤畔草微露,野菊闲来傍岸开。
一任儿童笑相戏,夜寒飞萤过墙来。
其四
花落知多少?莫道无情,终有一日还重见。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其五
此去经年应是客,飘零风雨苦相催。
归来倚杖看青竹,长记当时携手处。

此诗中,苏东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景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首二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色,通过桃花、鸭子等细节,传达出春天的气息与生机。接着,诗中提到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丰收季节的喜悦之情。

在第四和第五句中,苏东坡抒发了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哀愁:“花落知多少?莫道无情,终有一日还重见。”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此去经年应是客,飘零风雨苦相催”则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无奈。最后一句“归来倚杖看青竹,长记当时携手处”则表达了诗人归家后的情感,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共同度过的时光,寄托了对友情与亲情的思念。

《春晴步后园晚望 其五》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苏东坡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