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上

短松过膝草如眉,绵丽川原到眼悲。
丛棘冲风跳乳雉,香花摇雨湿蟠螭。
岁时仅及江南返,祸乱终防地下知。
弱妹劳家今又尽,茫茫独立墓门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墓上》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当时陈三立因“招引奸邪”之罪被革职,流寓江西南昌西山峥庐。陈三立是维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

《墓上》的原文如下:

短松过膝草如眉,绵丽川原到眼悲。
丛棘冲风跳乳雉,香花摇雨湿蟠螭。
岁时仅及江南返,祸乱终防地下知。
弱妹劳家今又尽,茫茫独立墓门碑。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哀思和对生命的感慨。首联描写墓前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凉之情;颔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墓前的草木生长状态,暗喻着生命的无常;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家庭悲剧的感伤;尾联则是诗人孤独地站在墓地,感慨生命之短暂和世事的无常。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