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佳胜眼为疲,聊觉胡园水石奇。
碧蕊紫荑春自暖,叠岩复径客何之。
闲闲簪履相娱地,历历乾嘉最盛时。
残月栖楹鱼影乱,真成醉倒习家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城中佳胜眼为疲,聊觉胡园水石奇。
碧蕊紫荑春自暖,叠岩复径客何之。
闲闲簪履相娱地,历历乾嘉最盛时。
残月栖楹鱼影乱,真成醉倒习家池。
《酒边集》并非胡园所作,而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陈三立的七言律诗。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是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他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为“维新四公子”,参与了光绪年间的维新变法运动。
陈三立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时代变革的思想关注,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诗作在情感表达、意境营造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能够深刻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例如,《酒边集序》中所述:“干嘉之际,风气最盛,而余以衰暮之年,得与二三子游于斯,亦复乐矣。”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鼎盛时期的向往和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陈三立的诗歌创作不仅在艺术上独树一帜,更在思想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通过《酒边集》,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时代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