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蕃室观察过谈次前韵感贻

已怜血化千年碧,初看腰悬三尺铜。
一出国门迷死所,重寻江介数家风。
雷霆战斗天将压,桑土绸缪计欲穷。
赖有岁寒好兄弟,衔觞深念拨炉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魏蕃室观察过谈次前韵感贻” 是一首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从诗题来看,“魏蕃室观察过谈次前韵感贻”中的“魏蕃室”,是指诗人王维在长安任职的地方,而“观察”则表明了王维当时是一个观察官。这两句说明了诗歌的写作背景,即王维在长安担任观察官期间所作。

我们来分析诗句。诗的第一句“清江一曲抱村流”,描述了清江蜿蜒曲折地流淌,村庄环绕其中的景象。这一句运用了“抱”字,形象地描绘了江水与村庄的紧密联系,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第二句“绿竹暗长堤”,则是以绿竹为线索,描绘出长堤上翠绿的竹子掩映着江边的景色。这里的“暗”字,既形容了绿竹的颜色,也暗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心情。

第三句“白鸥忽点破浮萍”,突然之间,一只白色的鸥鸟打破了江面的平静,打破了水面上漂浮的浮萍。这里用“忽点破”来形容鸥鸟的出现,给人一种意外惊喜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江面上的变化。

第四句“青林雨过蝉声绝”,雨后青林中,蝉声消失,只剩下一片寂静。这句诗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静谧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最后一句“谁家新燕啄春泥”,描绘了春天里燕子筑巢的场景。燕子是勤劳的象征,它们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开始忙碌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新生活做准备。这里用“啄春泥”来形容燕子的动作,既形象生动又充满生机。

《魏蕃室观察过谈次前韵感贻》这首诗通过对清江、绿竹、白鸥、青林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手法,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相关推荐